圣地牙哥炮台(Fortaleza de São Tiago da Barra,又称妈阁炮台)位於澳门半岛南端,妈阁山山麓。昔日炮台前方为海面,现已填海并建有妈阁交通枢纽。炮台依山而建,呈不规则的平面布局,有坚固的夯土防护墙。炮台分为上、中、下三层,以户外楼梯及廊道连接。
圣地牙哥炮台落成於1629年,由一座1622年建造的小型炮台扩建而成,主要负责保卫内港一带的海上活动,是一座重要的屏障。由於其地理位置具有重要的军事战略意义,葡萄牙国王对此非常重视,因此该炮台的管辖司令需由葡萄牙国王直接任命。除军事设施外,炮台内还有落成於1740年的小教堂。作为军人专用的祈祷之所,小教堂供奉着士兵的主保圣人—圣地牙哥(即圣雅各伯)的雕像。该像身穿盔甲、手持剑和盾。相传圣地牙哥(圣雅各伯)会在夜间巡逻,所以每天早上,雕像的靴子总是充满泥泞,故设一士兵专门负责为其清洗靴子。有一天,这名士兵忘记为其清洁靴子,结果就被雕像右手所握的佩剑敲头。
昔日内港是澳门主要的海上商业活动集散之处,林立着众多码头和官方机构,如关部行台和税馆等。远洋出海的船只从内港港口启航,前往世界各地进行贸易活动,拓展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航线。圣地牙哥炮台扼守着内港河道出海口,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一方面要保护澳门免受海上威胁,同时亦需确保内港航运畅通,因此,是澳门海防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亦是澳门在海上丝绸之路城市海防建设的重要见证。
葡萄牙驻军於1976年撤离澳门,曾经作为军事禁区的圣地牙哥炮台逐步对外开放。2年後,澳门政府决定修复已经荒废的圣地牙哥炮台,改建为古蹟酒店(pousada),并以私人企业方式营运。圣地牙哥古堡酒店(Pousada de São Tiago)於 1981 年开业,而炮台的主体建筑特徵得以保留,这项修复工程亦获颁多个亚太旅游协会(PATA)大奖。圣地牙哥古堡酒店自营业以来一直是澳门受欢迎的热门景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