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原瑞云学校旧址(河边新街福德祠)

位於河边新街的福德祠建於1868年,供奉福德正神,俗称“土地”,是中国民间最普遍的神只之一。福德祠(河边新街)是下环坊众所兴建的社区专属福德祠,早期右方建有店舖,後方作为公所,供坊众议事聚会。福德祠(河边新街)是澳门唯一一座设有骑楼的庙宇,为一座单开间一进深的传统中式建筑。

 

该祠於1906年将两侧水巷、後院及附属店舖辟作教育用途,由陶瑞云创办陶瑞云学塾。辛亥革命後,陶瑞云学塾改为瑞云学校,教学楼2层,课室6间,设有图书室及游戏场。学校後由陶瑞云子陶春荣及其孙陶钧先後继任校长。瑞云学校为下环区家境清贫的儿童提供免费小学教育,以助他们以知识改变生活。1989年,瑞云学校易名“下环坊众学校”,由“下环区坊众互助会”继续办学,该校於2007年停办。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澳门华人所办的私人学校多称为 “学塾”,一般於氏族宗祠或庙宇旁上课。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及封建王朝的结束,澳门的学塾也步向教育近代化的道路。由最初的陶瑞云学塾,演变为瑞云学校,学校重视培养学生解答、分析反馈、推论和归纳的能力,教授中文、英文和数学等知识,最後以下环坊众学校完成其在下环区的历史使命,是百年澳门民办华人教育的写照。

 

 

资料来源:瑞云小学专页(https://www.chontat.com/瑞云学校/) 

 

地址
河边新街131号 (前往这里)
开放资讯
上午9时30分至5时30分
评定资讯
被评定的不动产 — 纪念物
更新於:2024/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