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

咸水歌

项目简介:

咸水歌,又称“白话渔歌”,是本澳渔民平常生活交流和娱乐的一种口头文化表现形式,主要流行於珠三角地区,源远流长。歌谣采用广州方言演唱,没有音乐,分长句、短句两类,按照歌头、衬词或叙事需要而配搭不同的音调和拉腔,形式以男女互答对唱为主,也有独唱。题材主要围绕邻里交流、男女感情、婚嫁、丧葬等内容,其特点是自由度高,随编随唱,因字落腔,节奏流畅灵活,反映渔民在摇晃的船上生活时对摇摆及划浆这种节奏的共鸣及感受。

存续状况:

咸水歌在本澳早期的渔民族群中广泛流传,近年因受到渔民群体缩减、渔民生活方式转变、机械渔船使用等因素影响,现今本澳渔民在出海靠岸时已不传唱咸水歌,虽然仍有少数渔民能够唱颂,但其传承方式只凭记忆口传身授,传承群体多局限於家庭成员内。

重要价值:

咸水歌是本澳渔民群体的传统口头对唱表现形式,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而其歌唱内容反映了澳门渔民对日常生活事物的情感表达和认知,是本澳渔民文化的活态体现。咸水歌是本澳渔民族群身分认同的载体,具有探索本澳渔业和本土音乐发展的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