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圣若瑟修院及教堂

圣若瑟修院正门座落在三巴仔横街,由修院大楼及其附属教堂组成。整个修院四周筑有围墙。从大门进入,顺着古老的石阶而上,会看见具巴洛克式建筑风格的教堂,其居中布局和圆穹顶是澳门众多教堂中所独有。圣若瑟修院及教堂被本地人称为“三巴仔”,因其规模仅次於圣保禄学院及教堂(即大三巴)。

 

圣若瑟修院於1728年由耶稣会创办,成立目的为培养神职人员和社会人才。修院经营几经起伏,其管理权在耶稣会、遣使会、及天主教澳门教区之间交替。修院的教育主要分为两个系统:(一)专门培养神职人员的神学教育:属於大学课程,学习内容包括哲学、神学、及语言等,皆由神父教授,为有志成为神职人员的人准备;(二)世俗教育:早在19世纪中叶,圣若瑟修院就开办了一些由澳门政府资助的公共教育或初级教育课程,包括航海课程、商业课程、及中葡书院等,亦曾借出场地、设施及师资予其他机构办学。世俗教育为普通中学教育,招收外读生。

  

圣若瑟修院在百年前教育尚未普及的年代,兴办世俗教育,提倡教育风气,开创了澳门教育的先河。修院采用西方的教育方式,着重语言、音乐和艺术的培训,毕业生不少成为学贯中西的社会栋梁。修院的发展史,是澳门近现代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

 

地址
三巴仔横街 (前往这里)
开放资讯
教堂:上午10时至下午5时(修院不对外开放);
藏珍馆:上午10时至下午5时,逢星期三休馆
评定资讯
世界遗产 — 澳门历史城区;被评定的不动产 — 纪念物
更新於:2024/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