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聖若瑟修院及教堂

聖若瑟修院正門座落在三巴仔橫街,由修院大樓及其附屬教堂組成。整個修院四周築有圍牆。從大門進入,順著古老的石階而上,會看見具巴洛克式建築風格的教堂,其居中佈局和圓穹頂是澳門眾多教堂中所獨有。聖若瑟修院及教堂被本地人稱為“三巴仔”,因其規模僅次於聖保祿學院及教堂(即大三巴)。

 

聖若瑟修院於1728年由耶穌會創辦,成立目的為培養神職人員和社會人才。修院經營幾經起伏,其管理權在耶穌會、遣使會、及天主教澳門教區之間交替。修院的教育主要分為兩個系統:(一)專門培養神職人員的神學教育:屬於大學課程,學習內容包括哲學、神學、及語言等,皆由神父教授,為有志成為神職人員的人準備;(二)世俗教育:早在19世紀中葉,聖若瑟修院就開辦了一些由澳門政府資助的公共教育或初級教育課程,包括航海課程、商業課程、及中葡書院等,亦曾借出場地、設施及師資予其他機構辦學。世俗教育為普通中學教育,招收外讀生。

  

聖若瑟修院在百年前教育尚未普及的年代,興辦世俗教育,提倡教育風氣,開創了澳門教育的先河。修院採用西方的教育方式,着重語言、音樂和藝術的培訓,畢業生不少成為學貫中西的社會棟樑。修院的發展史,是澳門近現代教育發展的一個縮影。

 

地址
三巴仔橫街 (前往這裡)
開放資訊
教堂:上午10時至下午5時(修院不對外開放);
藏珍館:上午10時至下午5時,逢星期三休館
評定資訊
世界遺產 — 澳門歷史城區;被評定的不動產 — 紀念物
更新於:2024/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