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评定的不动产(文物建筑)

MM051-赵家大屋

地区位置: 澳门
被评定的不动产类别: 纪念物
位置: 赵家巷24-26号

赵家大屋位於赵家巷24-26号,为澳门望厦村望族赵氏的旧居。赵家大屋的主体建筑兴建不晚於1875年[1],为一岭南式三进三间两廊民居建筑。其後因应主屋建筑空间不敷应用,先後扩建四个角楼。

赵氏家族乃宋代赵氏皇室之後裔,为宋太宗赵光义後裔。根据《赵书泽堂家谱》及《家乘略钞》所记,赵氏家族源於宋朝宗室,至其第十二世赵友直迁官於香山县,第二十二世赵友璧在其父辞世後,携同母亲、弟弟及家小从香山上栅迁居於澳门望厦村。赵氏最早居於澳门望厦村,到十九世纪中,赵氏第二十八世赵仲开自望厦迁出,继後再迁往赵家巷,开启了澳门赵家大屋的历史。

赵氏迁居澳门後,历代子孙刻苦读书,在科举方面成绩斐然,有“二人考上举人,二人入贡,一人入监学,二人入国学”[2],为当时澳门望厦四大望族之一。其中尤以乾隆、嘉庆年间的第二十五世赵元辂、第二十六世赵允菁父子最为着名,赵氏父子先後考中举人,昔日赵家大屋内挂着一块“父子登科”的牌匾。同时,赵氏亦开办私塾,培养了大量人材,为澳门早期的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还为儒家文化在澳门的传播起了重要的作用,同时,赵氏家族亦积极参与地方事务,是当时澳门华人士绅的代表。赵氏家族对澳门的文化、教育、政治都有重要的影响及贡献,赵家大屋是赵氏在澳门仅余的家族房屋,见证着赵氏家族在澳门的发展。

赵家大屋根据建造时期可划分为五个部分。主体建筑与东、南、北三座角楼相连,但各有独立大门,只有西角楼不与主题建筑相连。在建筑风格方面,赵家大屋的主体建筑属岭南广府三间两廊式建筑格局的扩展,南角楼建筑沿用主体建筑风格扩建,其余三座角楼均为砖墙承重木梁结构的民居建筑,板面铺地砖,局部为瓦顶,而西角楼更具有西式建筑元素。


[1]除了望厦祖屋以外,赵氏家族在澳亦拥有其他物业,如记录於赵氏《建祠事列》中所载的草堆街舖、劏猪围舖等,推测赵家巷26号建筑物亦为赵氏家族早已购置的物业。又有相关研究指望厦赵氏家祠於1874年被台风吹毁,赵氏家族其後将家祠迁往赵家巷26号,由此推测赵家大屋落成并不晚於1875年。

[2] 林广志之<清代澳门望厦赵氏家族事持考述>,载汤开建主编《澳门历史研究》第三期,二零零四年,页一二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