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评定的不动产(文物建筑)

MM044-更馆(沙梨头)

地区位置: 澳门
被评定的不动产类别: 纪念物
位置: 麻子街52-54号

打更是中国古代普遍流行的一种夜间报时方式,兼具有消防、治安之功能,而打更费用则向商户、居民筹集收取。沙梨头村是澳门主要的华人古村落之一,昔日设置有闸门和更馆团练[1],为居民商户提供夜间报时和警示治安的服务,一直沿袭承传。现存更馆(沙梨头)最久远的照片为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一幅沙梨头土地庙及前地的历史照片,右侧为更馆,据口述资料显示[2],更馆(沙梨头)延续至六十年代仍由一名更夫与其家人居住,及至七十年代更练制度没落後辟作其他用途。2010年,更馆(沙梨头)开始筹设作为本澳打更历史文化的展示馆,展示此具特色的传统行业历史。2015年,完成修复及展览筹备工作,并正式对外开放参观。

打更报时是华人社群承袭已久的传统行业,体现昔日华人社区居民守望相助、服务社群的民间传统价值,更馆(沙梨头)是本澳仅存的更馆建筑,见证打更行业的兴衰和昔日华人社群生活方式的转变。

根据口述资料,更馆(沙梨头)建筑的使用范围包括单开间平房、天井、石室及水巷,建筑形制为传统广府民居,整组建筑群呈阶梯式逐级而降,充分体现该区建筑与环境相结合的建筑特点,并与相邻的沙梨头土地庙共同形成了白鸽巢山脚独特的景观,延续了昔日沙梨头的古村落风貌。更馆(沙梨头)建筑立面装饰有“更馆”二字的灰塑,而室内墙身则绘有寓意富贵平安和具岭南特色的多幅壁画,具传统中国广府式民居建筑风格。


[1] 王文达《澳门掌故》,澳门:澳门教育出版社,2003年,146-147页。

[2] 钟文先生访谈记录,2014年,於沙梨头更馆接受澳门特别行政区文化局“沙梨头更馆今昔”之口述访谈。(未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