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圣老楞佐教堂

圣老楞佐堂坐落於风顺堂街上,从门前两边的台阶拾级而上,方能到达正门。教堂高三层,中轴对称,建筑带有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特徵,平面呈拉丁十字,中厅无柱廊阻隔。左右两旁建有对称钟楼,一座是时钟,作报时用;另一座是铜钟,供教堂弥撒时鸣响。堂内宽敞宏伟,以圣老楞佐(São Lourenço)为主保圣人,有数支华丽的水晶吊灯从天花垂下,颇具豪华气派。

 

自16世纪中叶葡萄牙人定居澳门,来澳的耶稣会士便着手兴建教堂。圣老楞佐堂於1560年前建造,为澳门最古老的天主教堂之一。最初为一座木结构小堂,於1618年重修後,渐成规模。目前的形制风格是1846年重建後形成的。由於教堂处於高地之上,又昔日教堂前方景观开阔,可以直接远望整个海岸,相传昔日不少葡人常聚於此,既可远观是否有商船返航,又可到教堂内祈求出海之人平安归来。华人称之为“风信庙”,又名“风顺堂”,皆与贸易季风有关。

 

随着葡萄牙人定居澳门,逐渐形成了以航海商人家庭为主的葡人社区,而教堂则是社区中的重要建筑,葡萄牙人在教堂祈求圣人保佑。圣老楞佐堂地理位置优越,处在葡人定居点的小山上并靠海,曾是澳门半岛天际线上的地标,景观一览无遗。又由於与海事活动的紧密联系被华人称作“风顺堂”,该名字沿用至今。该堂建於澳门海上贸易的繁荣时代,在古老的商业大道之上,周围居住着巨商富贾,不仅见证了活跃於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商人及其家眷在澳门的生活方式,同时体现了澳门在海上丝绸之路中的宗教文化内涵。

 

 

地址
风顺堂街 (前往这里)
开放资讯
星期一至五:上午7时至下午6时;
星期六及日:上午7时至晚上9时。
评定资讯
世界遗产 — 澳门历史城区;被评定的不动产 — 纪念物
更新於:2024/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