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消息

中国探索以生产性保护模式开启“非遗”宝库

2012/01/30

发布日期: 2012-1-28  来源:新华网  

走进安徽省歙县徽城镇丰乐园外西侧的聚墨堂,一股清雅如兰花般的墨香便扑面而来。这个集徽墨制作、墨模雕刻、字画创作於一体的聚墨堂的主人叫项胜利,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徽墨制作技艺的省级传承人。

项胜利的手下有30多名员工,这些人也是他的徒弟。项胜利说:“不能小看他们,他们将来也是可以独当一面的,只要经过3至5年时间,这些年轻人就能从只为创造经济价值转到真正喜爱这门艺术上来。”如今,聚墨堂制作的一批批徽墨收藏品正源源不断地行销海内外,年销售额已经将近100万。

徽墨,即徽州墨,是中国制墨技艺中的一朵奇葩,因产于古徽州府而得名。徽墨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当不迟于唐末,其制作工艺十分复杂,大致包括炼烟、配料、捶坯、制墨、晾墨、锉边、描金等十余道工序,调好的墨泥还要放在墨墩上,用大锤翻打成百上千次。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徽墨荣获金质奖章。

徽墨的制作技艺是文化部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据统计,中国像徽墨制作技艺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目前已近87万项,其中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的项目约1400个。

随着经济、社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不少“非遗”赖以存在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变化,逐渐远离了普通人的生活,市场发展空间也越来越小,保护的难度不断加大。

“绝大多数"非遗"项目都是在生产实践中产生的,比如徽墨、苏绣、石雕等,其文化内涵和技艺价值要靠人的手工创造来体现来发挥,而其保护与传承也只有在生产实践中才能真正地实现。”“非遗”保护专家、安徽省文史馆研究员方利山说,以“生产性保护”启动“非遗”文化的生命力,才能促使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自我造血”,延续其艺术活力。

近年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不断取得突破,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2011年,文化部命名首批41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各省份也都相应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传习基地。在生产性保护实施的过程中,中国各地都有好的经验可以借鉴。

徽墨、宣纸、歙砚、宣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集中在安徽南部区域。记者日前在这里采访了解到,当地均对这些“非遗”项目实行生产性保护,已经形成相关生产经营企业达400余家,每年产值超10亿元,从业人员近万人,产品畅销国内各省区市,远销日本、东南亚和欧美各国。

“生产性保护对於"非遗"保护是一把双刃剑。”方利山分析说,“生产性保护虽然需要将文化遗产转化为生产力,但它与产业化生产的低成本、规模化、标准化的诉求不同,而要求有个性、有差异,它要体现的是"手"的价值而不是机器的价值。”

“需要开发的不是遗产本身,而是开发市场。生产性保护的落脚在"保护"上,而不是单纯出自经济考量。”项胜利说,针对高端书画市场的需求,聚墨堂开发出高品质的超细油烟墨、松烟墨、漆烟墨、仿古墨和立体人物墨等新品,不但完好地保存了古老的手艺,还把中国的古老文化传向海内外,发扬光大。

“我们作为政府服务部门,主要做了三件事,一是鼓励引导,二是办学育才,三是宣传推荐。”安徽省文化厅厅长杨果介绍,安徽目前命名了33个“非遗”传习示范基地,基本上都是手工类的中小企业;经教育部批准,安徽成立了学校、科研单位企业、行业协会等自愿参加全省非遗教育集团,很多孩子都在职业学校学习徽墨、宣纸、砖雕、木雕等传统技艺,为中发展提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

文化部2月5日至15日将在北京举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大展”,通过代表性传承人的现场演示,展示其精湛技艺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工艺流程。方利山介绍,安徽省的徽墨、宣纸、万安罗盘、芜湖铁画等制作、加工技艺也将在首都精彩亮相。(记者 程志良、王立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