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消息

甘肃大学生用公益服务方式传承民族文化遗产

2011/12/27

发布日期: 2011-12-23 来源:新华网  

为专案实施地区争取专项基金、建立传统文化民间保护基地……一个长期致力於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学生社团正在用实际行动説明甘肃一些地区保护传承本民族、本土文化传统。

这个由大学生志愿者组成的兰州大学文化行者社团从2007年成立至今,先後组建55支调研团队,“行走”在甘肃14个地级市29个县,完成了对包括兰州鼓子词、裕固族民歌等在内的甘肃34项国家级文化遗产的调研,形成100余万字的调查报告,建立了5个民间保护基地。

  “民族文化遗产是我们的一块瑰宝。作为学生,我们也希望为遗产的保护传承出份力。”兰州大学文化行者安妮说。

安妮告诉记者,文化行者在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调研时发现,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裕固族民歌流失现象严重,尤其是儿童对民族传统文化学习的缺失使文化传承出现断层。“经过分析,我们发现根据文化传承与儿童教育不可分割的关系,是可以通过组建儿童合唱团,邀请裕固族老传承艺人为儿童传授裕固族民歌等方式,将裕固族民族文化种在孩子们的早期教育中。”

为了让该专案顺利实施,文化行者争取到了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专项基金资助,并在肃南县政府支持下,於今年7月初步建成了肃南县裕固族儿童合唱团,并开展了文化艺术夏令营等活动。

除了建立裕固族儿童合唱团,兰州大学文化行者还在甘肃省文县地震灾区开展了推进文县灾後白马藏族文化重建及妇女培训计画专案,争取2.5万元专项基金,支持修建了白马文化传承活动场所即“白马庙”。针对白马村寨妇女在社区生活中知识获取、资讯传播和事物决策中的薄弱地位,文化行者实施了“妈妈黑板报--偏远山区农村妇女学习及能力提升计画”。此外,该社团还实施了包括应用乡村传统习俗推进河西地区公众环境教育示范、河西贤孝传承艺人关怀计画在内的多个项目。

兰州大学文化行者负责人袁鑫介绍,“截至今天,我们已实施了五期文化多样性保护专案。这些项目的实施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当地人对本土文化保护的积极性。”不同於以往常规的调研,刚刚完成的第五期专案将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与社区服务理念相结合,从以往单一的调查研究类转向志愿服务,使专案展开的形式更加直接,被服务物件能够从所设计的活动中受益,通过理解、鼓励、支援等方式引导社区骨干带领社区成员以实际行动共同传承本民族、本土文化传统。

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主任封尘表示,西北学子积极参与到文化遗产的保护中来并不断探索着新的传承方式是非常有意义的。大学生也逐渐成为除政府机构、专家学者之外保护文化遗产的一支重要力量,有助於推动文化遗产的传承。“希望大学生能在以後的文化遗产保护上能做到保持连贯性,让保护之路走得更远。”“也许我们的力量是弱小的,所做的并不能对文化遗产保护产生太大的效果,但我们祈愿能够在文化遗产保护的路上,有更多人加入我们的队伍,让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经久不衰。”兰州大学文化行者表示。(张文静 陈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