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消息

西安小雁塔“脚下”首次出土罕见佛像

2007/09/28

        新华网西安3月5日电(记者冯国) 在距西安小雁塔几百米的一处灰坑中,近日接连发掘出20余件隋、唐等时期的各类珍贵文物,其中一尊身高近两米的无头佛像和记载明代皇帝赐匾荐福寺的残碑尤为珍贵。

        这些文物是在唐代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施工现场发现的。专家认为,这是在小雁塔旁首次出土大批珍贵文物,对研究小雁塔的变迁及唐代历史具有重要价值。据了解,这20余件文物主要是佛教造像,佛造像的质材分为砂石、汉白玉、陶、砖等,其中一尊无头佛像,身穿宽体袈裟,波衣显体,端立在莲花座上,雕工精美,而一尊无头菩萨造像更是瑛珞遍体,具有隋、唐时期的造像风格。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副研究员张全民说:“除佛像外,还有大量的琉璃等建筑构件。而一块明代残碑十分珍贵,其上刻有‘工成绘图求额’等字,明确记载着明朝皇帝赐匾荐福寺的事。如今,小雁塔内仍有一块这样的匾。”小雁塔是唐代着名佛教寺院荐福寺的佛塔。荐福寺建于唐睿宗文明元年(西元684年),是唐高宗李治死後,宗室皇族为他“献福”而建,其内的小雁塔则建于唐中宗景龙年间(西元708年前後),是15级的密檐式砖构建筑,塔形秀丽,成为古都西安保留至今的唐代遗迹。在文物库房内,记者看到了已经保护起来的一尊石刻佛像头。它满头旋纹发髻,细眉阔额,端庄慈祥,给人一种亲近之感。因体重过高,最先发现的石羊和一尊石质佛像莲花底座,仍在施工现场。(完)

(文章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