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家大屋位於趙家巷24-26號,為澳門望廈村望族趙氏的舊居。趙家大屋的主體興建不晚於1875年,為一嶺南式三進三間兩廊民居建築,其後因應主屋空間不敷應用,先後擴建四個角樓。
據記載,趙氏家族源於宋朝宗室,至第十二世趙友直遷官於香山縣。明末清初時,第二十二世趙友璧攜同家眷從香山遷至澳門望廈村,為澳門望廈趙氏之始。到十九世紀中葉,趙氏第二十八世趙仲開自望廈遷出,遷往趙家巷,開啟了趙家大屋的歷史。
趙氏遷居澳門後,歷代子孫刻苦讀書,在科舉方面成績斐然,其中尤以清乾隆、嘉慶年間的第二十五世趙元輅、第二十六世趙允菁父子最為著名。他們父子二人先後考取舉人,成為澳門的一時佳話,昔日趙家大屋內就掛有一塊“父子登科”的牌匾以彰顯此事。趙氏開辦私塾,曾於望廈之趙氏家廟偏殿設館課讀,講授儒學,作育人才,門人有曾望顏、鮑俊等一時之俊彥。澳門趙氏家族為澳門早期的教育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亦為儒家文化在澳門的傳播起到了重要作用。趙氏家族亦積極參與地方事務,是當時澳門華人士紳的代表。故此,趙氏家族對澳門的文化、教育、政治都曾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及貢獻,趙家大屋是趙氏在澳門僅存的家族房屋,見證著趙氏家族在澳門的發展。
隨著趙氏後人於20世紀60年代相繼遷出,至1990年代大屋開始空置。趙家大屋因年久失修,建築出現塌陷、損壞的情況。2021年,文化局購入該物業,並計劃日後開展建築復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