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原上架行子弟學校舊址(上架行會館)

上架行會館位於庇山耶街,是澳門最早成立的行會之一,創建於1840年。澳門傳統建築業分為上架-由頂而下,即建築業;下架-由下而上,即造船業;中架-以軸而行,即運輸業。所謂上架行,俗稱三行,上架即做木行、搭棚行、及打石行(或油漆行)的統稱。

 

自葡人入居澳門,華人子弟的教育主要由民間團體承擔。他們辦學為華人子弟提供接受教育的機會。直到20世紀,澳門各行業工會創辦了多所專為行內從業人員子女而設的學校,包括錘鐵、造船、泥水、鮮魚、豬臘等,而上架木藝工會亦開辦了服務上架行從業人員子弟的學校。

 

上架行子弟學校於1948年開始招生,上課地點就在上架行會館內。學校於晚間授課,學習內容包括國文、尺牘、常識、算術、珠算等,後轉為日校。因地方所限,最高升至四年級。每班學生不多,約二三十人,全校也總共百多人。學校學生多數是從事木工行業人員的子女或朋友推薦的,並不採取招生制度。該校辦學至1960年。

 

這類由行業社團所發起的華人義學對於澳門的中文教育及平民教育的普及起到積極的作用。部份學校經過多年發展,逐漸成為澳門非高等教育中的主流。由於其生源的針對性,這些學校發展出辦學自主的傳統,體現了澳門教育的特殊與多元性。

 

 

地址
庇山耶街39至41號之間 (前往這裡)
開放資訊
魯班先師木工藝陳列館位於上架行會館內。
每日10:00-18:00,逢星期三休息
更新於:2024/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