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消息

理想乡土教育基地

2010/02/05


文谘委成员安栋梁、薛力勤等昨日参观郑宅。

理想乡土教育基地

历史教育学会会长林发钦欢迎当局计划把郑家大屋定位为公衆和青少年的本土文化学习基地,认为中国近代思想家郑观应及其家族曾居於澳门,在小城留下祖屋和其他生活轨迹,本身已是很好的乡土教育素材。对学生来说,这些素材即大屋的一梁一柱,比透过书本学习更有成效。

 

整合民间力量研究

林发钦表示,历史教育学会推动乡土教育多年,透过大量的教育推广、研讨和学界活动,至今已使“乡土教育”理念渐为社会各界接受和认同。乡土教育最初是从教育的目的着眼,欲以乡土的素材落实学生的学习,紮下学生继续往上发展的根基,这种教育理念符合教育心理学和课程理论的原理,有助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从教育角度看,郑家大屋可以成为理想的乡土教育中心和爱国爱澳教育基地。早於两年前一部有关亚婆井的纪录片中,他已建议将郑家大屋发展成为乡土教育场所。认为中国近代思想家郑观应及其家族曾居於澳门,在澳门留下祖屋和其他生活的轨迹,本身就是很好的乡土教育素材。郑家大屋经过八年多修葺而成,硬体虽可相对完整地重现,但软件部分仍需不断深化、补充,在有关郑观应及郑家大屋历史与文化内涵的研究方面,相对不足。故建议整合学界和民间力量,加强相关历史研究,透过郑家大屋的陈列和摆设,使学生真切感受到郑观应对近代中国所产生的贡献,从而充分发挥郑家大屋在爱国爱澳教育方面的积极作用。

 

提升年轻人认同感

林发钦建议有关方面制订适切的教育方案,加强与学校和民间教育团体的联系,配合学校的乡土教育的内容和进度,有序分批开放给学生参观。赞同当局将郑家大屋发展成澳门历史研究的资料中心和文化界人士活动的场所,但未来能否发挥功能,还看当局具体措施。

昨日傍晚,部分文化谘询委员获文化局文化财产厅厅长张鹊桥引领参观了大宅。委员薛力勤回想上世纪五十年代,郑家大屋已有不少住户,如今得以重现旧貌,十分难得,今後可与毗邻的亚婆井前地、港务局大楼、妈阁庙等世遗景点及广场空间相融起来,为游客增添一处新的风景点。他相信,把大宅定位为公衆和青少年本土文化学习基地,可提升年轻人的社会认同感,对小城有更强的归属感,希望学校多组织青年学生到大宅开展活动,善用大宅硬件设施。

身兼旅游局长的委员安栋梁,对善用大宅有不少意见,现阶段会着重深入分析及研究,稍後再公布如何与大屋功能适度配合,引流到此。

资料来源:2010 年2月4日 星期四 澳门日报A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