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消息

200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2007/09/28

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文物报社、中国考古学会主办的200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5个初评入选专案经过2天紧张的终评汇报,专家评议和无记名投票,在北京长安公证处的全程公证下,於5月9日晚在北京揭晓。入选200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专案分别是:

浙江嵊州小黄山遗址
发掘单位: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嵊州市文物管理处
考古领队:王海明

湖南洪江高庙遗址
发掘单位: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考古领队:贺刚

贵州威甯中水遗址
发掘单位: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考古领队:张合荣

河南鹤壁刘庄遗址
发掘单位: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鹤壁市文物工作队、郑州大学、山东大学
考古领队:赵新平

福建浦城猫耳山商代窑群
发掘单位:福建省博物院
领队:郑辉

山西绦县横水西周墓地
发掘单位: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运城市文物局文物工作站、绦县文化局
考古领队:宋建忠

陕西韩城梁带村两周遗址
发掘单位:陕西省考古研究所
考古领队:孙秉君

江苏句容、金坛周代土墩墓群
发掘单位: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
考古领队:林留根

河南内黄三杨庄汉代聚落遗址
发掘单位: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考古领队:刘海旺

山西大同沙岭北魏壁画墓
发掘单位:山西省大同市考古研究所
考古领队:刘俊喜

一年一度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自1990年由中国文物报社创办以来,已连续举办了16届,产生了十分广泛的社会影响,极大地推进了考古学科的发展、考古知识的普及和文物保护意识的培养,已经成为一年一度备受业内外关注的知名品牌。

16年来,评选活动不断规范、日益完善。2000年活动开始吸收中国考古学会作为主办单位,同年开始了结果出炉即举行新闻发布会的惯例。2003年为增加评选活动的透明度,活动采取参评专案向公现场汇报并解答疑问之後再投票的形式,更进一步提高了评选结果的客观性。2005年度的评选由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办公室组织专家进行了入围专案的推荐,从2005年1月1日-12月31日结束发掘的近百项考古专案中遴选出25项。加大了对入围专案推荐的重视程度,客观上也强化了评选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同时,今年主办方特邀请中国长安公证处全程参与终评过程,对汇报和评选过程进行监督,进一步规范评选过程,从程式上保证结果的真实、有效。

十大考古的评委由中国文物考古界顶尖级的专家和来自基层的部分中青年学者组成。他们是:

徐苹芳 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研究员

宿 白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

严文明 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

张忠培 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故宫博物院教授

黄景略 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组组长

刘庆柱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李伯谦 北京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徐光冀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 研究员

林 沄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 教授

张廷皓 中国文物研究所 所长

张 敏 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 所长、研究员

陈 雍 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主任、研究员

宋 建 上海博物馆考古部主任、研究员

王 毅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张囤生 中国文物报社社长兼总编辑

童明康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

顾玉才 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司司长

关 强 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司副司长

本着为考古学的学科发展负责,为中国的遗产保护负责的精神,每一位评委以“公平、公正、客观、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评选活动。从每年数百项考古发掘专案中择选具备合法发掘资格、合乎文物保护法规定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对考古学学科有重要提示或学科发展上具有新的资讯和新认识的发掘专案。历年的十大考古入选专案都代表着该年度考古成果的精品,对学科发展有着导引作用。

十一五期间我国将迎来一个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一个时期,基本建设中的考古工作成为文物部门的艰巨任务,国家文物局每年通过审批的考古专案有80%以上是基建中的考古发掘。这种性质的发掘具有时间紧、任务重、发掘成果不可预见等特点,入围十大考古的专案基本也属於此类。而发掘过程中的文物保护和资讯的科学提取手段以及信息量等越来越受到专家关注,因此,十大考古的评选有助於提升基建考古中发掘者的文物保护意识,带动对学科建设的思考。(李政 孙秀丽 张晨 中国文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