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聖地牙哥炮台

聖地牙哥炮台(Fortaleza de São Tiago da Barra,又稱媽閣炮台)位於澳門半島南端,媽閣山山麓。昔日炮台前方為海面,現已填海並建有媽閣交通樞紐。炮台依山而建,呈不規則的平面佈局,有堅固的夯土防護牆。炮台分為上、中、下三層,以戶外樓梯及廊道連接。

 

聖地牙哥炮台落成於1629年,由一座1622年建造的小型炮台擴建而成,主要負責保衛內港一帶的海上活動,是一座重要的屏障。由於其地理位置具有重要的軍事戰略意義,葡萄牙國王對此非常重視,因此該炮台的管轄司令需由葡萄牙國王直接任命。除軍事設施外,炮台內還有落成於1740年的小教堂。作為軍人專用的祈禱之所,小教堂供奉著士兵的主保聖人—聖地牙哥(即聖雅各伯)的雕像。該像身穿盔甲、手持劍和盾。相傳聖地牙哥(聖雅各伯)會在夜間巡邏,所以每天早上,雕像的靴子總是充滿泥濘,故設一士兵專門負責為其清洗靴子。有一天,這名士兵忘記為其清潔靴子,結果就被雕像右手所握的佩劍敲頭。

 

昔日內港是澳門主要的海上商業活動集散之處,林立著眾多碼頭和官方機構,如關部行臺和稅館等。遠洋出海的船隻從內港港口啟航,前往世界各地進行貿易活動,拓展海上絲綢之路的貿易航線。聖地牙哥炮台扼守著內港河道出海口,具有特殊的戰略地位,一方面要保護澳門免受海上威脅,同時亦需確保內港航運暢通,因此,是澳門海防體系中重要組成部分,亦是澳門在海上絲綢之路城市海防建設的重要見證。

 

葡萄牙駐軍於1976年撤離澳門,曾經作為軍事禁區的聖地牙哥炮台逐步對外開放。2年後,澳門政府決定修復已經荒廢的聖地牙哥炮台,改建為古蹟酒店(pousada),並以私人企業方式營運。聖地牙哥古堡酒店(Pousada de São Tiago)於 1981 年開業,而炮台的主體建築特徵得以保留,這項修復工程亦獲頒多個亞太旅遊協會(PATA)大獎。聖地牙哥古堡酒店自營業以來一直是澳門受歡迎的熱門景點之一。

 

 

地址
媽閣上街 (前往這裡)
開放資訊
現作為聖地牙哥古堡酒店對外開放
評定資訊
被評定的不動產 — 紀念物
更新於:2024/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