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消息

文化局月底修繕譚公廟

2007/09/28

        【本報消息】因應路環譚公廟近期屋頂滲水及內外牆身剝落,文化局決定於本月底開展修繕工程,按照“修舊如舊”原則,就屋頂破舊瓦片及風雨侵蝕的屋樑局部加以修復,更好地還原古舊廟宇建築原貌。

        路環廟宇包括譚公廟、天后廟、三聖廟等,以譚公廟最負盛名。每年農曆四月初八是浴佛節,亦是譚公誕,不少善男信女前往該廟參拜,香火鼎盛,近年更有港澳粵劇團在廟前上演神功戲助興。該廟位於十月初五街末,是一幢小廟,建於清朝同治元年,迄今逾一百三十多年歷史,廟內豎立逾百年的“路環勒石曉諭”碑石及鯨骨雕製的龍舟,為硏究澳門民間文化的學者提供不少佐證。多年來曾多次修葺,力求保持廟宇原貌。

        該廟廟祝反映,近期天雨頻密,廟內屋樑多處出現不同程度的滲水,望及早修葺。文化局文化財產廳代廳長李文鋒表示,當局定期巡查澳門及離島地區的古舊廟宇,重點檢查廟宇結構。該廟歷史悠久,需要長期跟進廟宇的建築結構,以“尋缺補遺”。修繕工程開展期間,工程人員會針對屋樑不同位置局部修復,如部分樑柱嚴重受風雨侵蝕,引致滲水或出現掉落情況,會即時更換;按照“修舊如舊”原則,廟宇內外牆身會就不同程度的剝落或裂紋修復,並重整廟內的排水系統。其間清潔廟內的神臺、神龕及古舊擺設,門外的木欄柵、牆身壁畫等盡量還原原貌。工程於本月底開展,預計四十五天竣工,屆時恢復對外開放。

        李文鋒指出,當局每年約斥資三百萬元修繕本澳及離島區的古舊廟宇建築,以更好地保護本土歷史文物。早前已修繕大三巴哪吒廟,不日將局部修繕譚公廟,下半年會修復澳門半島的破舊廟宇,以求防患於未然。

        民署今年內計劃重鋪譚公廟對開的十月初五馬路,將行人路鋪成葡國石仔路面,美化及完善舊區環境。屆時遊客途徑該處,可遊覽敎堂及古舊廟宇,更好地串連起區內的特色中西文物景點。

        李文鋒強調,當局會繼續跟進澳門與離島地區的古舊建築及歐陸式建築物修復工作,並關注建築物及其周邊環境的協調性,優化建築景點帶動文化旅遊。

(文章來源︰澳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