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中學大樓位於東望洋山白頭馬路1號,為一座折衷主義風格的宮廷式住宅。大樓高兩層,建有雄偉的主立面,中央門廊由八根巨柱支撐,頂部為階梯式山花。門廊兩側各建有一層高的半圓形陽台,由柱子支撐。建築外牆以黃色粉刷,白色綫腳,華麗巍峨。
大樓落成於1921年,原名快樂別墅、又名歡愉別墅,是昔日東望洋山三大私人花園大宅之一。原屋主為著名土生葡人律師施之古。1937年,該物業轉至澳門郵政儲金局名下。隨著抗日戰爭爆發,大樓曾短暫用於安置來澳避難的葡裔難民,自1938年6月起,大樓便作為學校用途至今。
1919年,嶺南大學在廣州西關籌辦通志小學,是為澳門嶺南中學的前身。通志小學作為嶺南大學的附校,於1930年定名嶺南大學附設第二中學(又名嶺分中學)。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學校遷到澳門,曾短暫租用二龍喉張園及媽閣陳園辦學,至1938年8月,學校始租用白頭馬路現址。抗戰結束後,學校正名為澳門嶺南中學,並增設高中課程。1948年,嶺南中學收購現址大樓繼續辦學至今。
嶺南大學創立於廣州,開辦了中小學等附屬機構,並先後在港澳兩地設立分校,充份體現了粵港澳三地嶺南教育一脈相承、同氣連枝的密切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