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聖羅撒女子中學中文部忠誠樓及教堂

1633年,天主教聖家辣修會修女抵達澳門,是為首批踏足中華大地的修女。翌年,聖家辣修道院竣工,位於今聖羅撒女子中學中文部位置。這是澳門首座天主教女修院,古籍稱之為“尼姑廟”,於1835年關閉。

 

1782年,澳門仁慈堂提議成立聖羅撒培幼院(又名孤女院),收容無依的葡裔女童並提供教育,該院於1857年遷至原聖家辣修道院內。1875年,聖羅撒培幼院改名為聖羅撒書院,開始接收寄宿生及外讀的葡籍女生。1876年至1903年間,書院由仁愛保祿會、嘉諾撒修會的修女管理。1903年起委託給瑪利亞方濟各傳教修會管理(其中1912年至1932年由天神之后修會管理)至2022年交澳門教區管理。

 

1929至1934年,書院舊建築重建為忠誠樓,而教堂則於1936年落成。忠誠樓帶有古典折衷主義風格,頂部有圓環形山花。大樓設計強調橫向性,淺灰色牆身,深色木百葉門窗,與旁邊高聳的教堂形成對比。教堂採用哥德復興風格設計,平面呈拉丁十字,底部為尖拱門廊,頂部為八角形鐘樓,整體設計簡潔而莊嚴。忠誠樓和教堂是該校的標誌性建築,其前方還有逾三百年歷史的石級階梯。

 

隨著社會發展,聖羅撒書院由早期的葡文女子學校,到1932年開辦英文部,1933年增設中文部,形成中、英、葡三校部並行的學制體系。自1975年起,英文部遷至羅理基博士大馬路,葡文部於1993年停辦,南灣家辣堂街校舍則由中文部沿用至今。

 

聖羅撒女子學校是本澳歷史悠久的女子教會學校,對澳門女子教育的發展有重要貢獻,成為澳門女性知識份子的搖籃。

 

地址
澳門家辣堂街21號 (前往這裡)
開放資訊
正在辦學中,不對外開放
更新於:2024/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