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勝斜路55號房屋落成於1926-28年,為著名華僑商人許祥在澳門之居所。許祥離世後,該建築輾轉於1942年由天主教澳門教區購入。建築物樓高兩層,其立面與室內裝飾基本保持原貌,包括折衷風格的山花、內部傳統中式木雕構件等,融合中西建築特色,是澳門少數保存完好的別墅式住宅之一。
1925年,粵華學校創立於廣州,設小學及初中年級,兼收男女學生。1928年,因廣州時局不穩,學校決定南遷來澳繼續辦學,校舍設於得勝馬路16號,其後學校定名為“澳門私立粵華中學”。1942年,粵華中學轉交由天主教鮑思高慈幼會接辦。由於當時學生人數激增,校舍不敷應用,天主教澳門教區遂將得勝斜路55號大樓借予粵華中學用作校舍,並命名為“金源樓”。
1948年,粵華中學英文部成立,金源樓先後用作教室及教職員室。隨著該校新大樓的落成,粵華中學於2000年正式歸還金源樓予天主教澳門教區。現時,得勝斜路55號作為演藝文協會會址,並重新命名為“澳門紐曼樞機藝文館”。
粵華中學於上世紀20年代從廣州遷澳辦學,在當時中學教育尚未普及的背景下,成為最早開辦中文中學課程的私立學校之一。其後又開設英文部,以滿足社會對雙語教育的需求。粵華中學是澳門近代教育發展史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