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質文化遺產

唐餅製作技藝

項目簡介:

唐餅是指相對西餅而言,以中式製餅方法製成的各式糕餅,因歲月變遷不斷演變,隨地方文化誕生不同的種類款式,但其源於民間的特色始終不變,所用材料只是簡單的家常食材如雞蛋、麵粉、豬油、南乳、蓮蓉等,製作方法多為以麵粉糰包裹餡料焗製,基本上可分為酥皮類、餅皮類和糕粉類,在澳門常見的唐餅有:杏仁餅、光酥餅、雞仔餅、合桃酥、老婆餅、肉切酥、鮑魚酥、鳳凰卷、棋子餅、香蕉糕、花生糖等等。在西餅尚未流行的昔日,唐餅既出現在各大茶樓、餐室的櫥窗中為市民解解嘴饞或飽腹,又會用於訂婚嫁娶的聘物禮餅,也見用於祭祀儀式上的供品,成為澳門本土飲食文化和禮儀習俗的重要組成部份。

存續狀況:

本澳現存的多間老餅家多由茶樓或茶餐廳的唐餅部發展而來,至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是本澳唐餅業的興盛期,其做餅方式也歷經由手工向機械化的變遷,但少數傳統老店至今依然堅持使用手鏟蓮蓉、炭火焗爐、手搓酥餅和餡料等傳統人手製作工序,但隨著機械化和餅店的企業化,傳統唐餅老店的傳續和手工技藝老師傅的技藝傳承亦面臨一定挑戰。

重要價值:

唐餅作為傳續千年,富有地域特色的食品,其製作技藝是中華飲食文化在本澳傳承發展的重要體現,其技藝特色、種類、應用以及其行業的變遷,對研究澳門飲食文化、城市發展、禮儀習俗都具有重要研究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