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評定的不動產 (文物建築)

AM045-得勝馬路30號房屋

地區位置: 澳門
被評定的不動產類別: 具建築藝術價值的樓宇
位置: 得勝馬路30號

得勝馬路30號房屋位於東望洋山西側,是一座兩層高的大宅,座落於一個由大型石砌圍牆所組成的花園平臺上。此建築現貌是按1924年審批之設計圖則所建設,而建築落成於1930年。根據照物業登記顯示,得勝馬路30號房屋原為私人住宅,後於私人及不同公司之間數度易手,現時該建築為善牧會所使用。

該房屋採取不對稱的平面佈局設計,主要起居用房和樓梯分置屋內線性通行空間的兩側,輔助用房則位於建築後部。房屋的兩個樓層呈現幾乎相同的空間佈局,按照二十世紀初傳統住宅的設計。另外,該建築所採用的施工技術反映了20世紀初過渡時期的建築特徵,其結合了傳統磚木結構及在頂層採用了混凝土新技術。

建築風格方面,該房屋混合了不同的建築風格及元素,從裝飾細部、窗式設計和整體造型中,可見原始設計的總體傾向是新藝術風格(Art Nouveau),局部帶有裝飾藝術風格(Art-Deco)特徵,同時亦混合了一些葡國民居的建築語言。而得勝馬路開辟於二十世紀初,當時正是本澳積極發展現代城市面貌的時期。得勝馬路30號房屋以及附近的葡萄牙式房屋見證了當時的社區發展,對相關研究有參考價值。

得勝馬路30號房屋的建築設計,反映了澳門多元文化與多種建築設計風格的混合方式在澳門的實踐,形成了本土獨有的折衷建築。另外,此一低密度建築有機地融入了原有山體景觀和綠化中,成為東望洋山景觀特色的組成部分。同時,該房屋又是二十世紀初東望洋山西側高台別墅群的建築之一,共同構成了得勝馬路獨有的街道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