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消息

中國探索以生產性保護模式開啟“非遺”寶庫

2012/01/30

發佈日期: 2012-1-28  來源:新華網  

走進安徽省歙縣徽城鎮豐樂園外西側的聚墨堂,一股清雅如蘭花般的墨香便撲面而來。這個集徽墨製作、墨模雕刻、字畫創作於一體的聚墨堂的主人叫項勝利,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徽墨製作技藝的省級傳承人。

項勝利的手下有30多名員工,這些人也是他的徒弟。項勝利說:“不能小看他們,他們將來也是可以獨當一面的,只要經過3至5年時間,這些年輕人就能從只為創造經濟價值轉到真正喜愛這門藝術上來。”如今,聚墨堂製作的一批批徽墨收藏品正源源不斷地行銷海內外,年銷售額已經將近100萬。

徽墨,即徽州墨,是中國制墨技藝中的一朵奇葩,因產于古徽州府而得名。徽墨有文字記載的歷史當不遲于唐末,其製作工藝十分複雜,大致包括煉煙、配料、捶坯、制墨、晾墨、銼邊、描金等十餘道工序,調好的墨泥還要放在墨墩上,用大錘翻打成百上千次。1915年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徽墨榮獲金質獎章。

徽墨的製作技藝是文化部公佈的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據統計,中國像徽墨製作技藝這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目前已近87萬項,其中列入國家級“非遺”保護名錄的項目約1400個。

隨著經濟、社會現代化進程的推進,不少“非遺”賴以存在的文化生態發生了變化,逐漸遠離了普通人的生活,市場發展空間也越來越小,保護的難度不斷加大。

“絕大多數"非遺"項目都是在生產實踐中產生的,比如徽墨、蘇繡、石雕等,其文化內涵和技藝價值要靠人的手工創造來體現來發揮,而其保護與傳承也只有在生產實踐中才能真正地實現。”“非遺”保護專家、安徽省文史館研究員方利山說,以“生產性保護”啟動“非遺”文化的生命力,才能促使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實現“自我造血”,延續其藝術活力。

近年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產性保護不斷取得突破,優秀傳統文化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2011年,文化部命名首批41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各省份也都相應建立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傳習基地。在生產性保護實施的過程中,中國各地都有好的經驗可以借鑒。

徽墨、宣紙、歙硯、宣筆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集中在安徽南部區域。記者日前在這裡採訪瞭解到,當地均對這些“非遺”項目實行生產性保護,已經形成相關生產經營企業達400餘家,每年產值超10億元,從業人員近萬人,產品暢銷國內各省區市,遠銷日本、東南亞和歐美各國。

“生產性保護對於"非遺"保護是一把雙刃劍。”方利山分析說,“生產性保護雖然需要將文化遺產轉化為生產力,但它與產業化生產的低成本、規模化、標準化的訴求不同,而要求有個性、有差異,它要體現的是"手"的價值而不是機器的價值。”

“需要開發的不是遺產本身,而是開發市場。生產性保護的落腳在"保護"上,而不是單純出自經濟考量。”項勝利說,針對高端書畫市場的需求,聚墨堂開發出高品質的超細油煙墨、松煙墨、漆煙墨、仿古墨和立體人物墨等新品,不但完好地保存了古老的手藝,還把中國的古老文化傳向海內外,發揚光大。

“我們作為政府服務部門,主要做了三件事,一是鼓勵引導,二是辦學育才,三是宣傳推薦。”安徽省文化廳廳長楊果介紹,安徽目前命名了33個“非遺”傳習示範基地,基本上都是手工類的中小企業;經教育部批准,安徽成立了學校、科研單位企業、行業協會等自願參加全省非遺教育集團,很多孩子都在職業學校學習徽墨、宣紙、磚雕、木雕等傳統技藝,為中發展提的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人才。

文化部2月5日至15日將在北京舉行“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成果大展”,通過代表性傳承人的現場演示,展示其精湛技藝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產工藝流程。方利山介紹,安徽省的徽墨、宣紙、萬安羅盤、蕪湖鐵畫等製作、加工技藝也將在首都精彩亮相。(記者 程志良、王立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