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消息

甘肅大學生用公益服務方式傳承民族文化遺產

2011/12/27

發佈日期: 2011-12-23 來源:新華網  

為專案實施地區爭取專項基金、建立傳統文化民間保護基地……一個長期致力於民族文化遺產保護的學生社團正在用實際行動説明甘肅一些地區保護傳承本民族、本土文化傳統。

這個由大學生志願者組成的蘭州大學文化行者社團從2007年成立至今,先後組建55支調研團隊,“行走”在甘肅14個地級市29個縣,完成了對包括蘭州鼓子詞、裕固族民歌等在內的甘肅34項國家級文化遺產的調研,形成100余萬字的調查報告,建立了5個民間保護基地。

  “民族文化遺產是我們的一塊瑰寶。作為學生,我們也希望為遺產的保護傳承出份力。”蘭州大學文化行者安妮說。

安妮告訴記者,文化行者在甘肅省肅南裕固族自治縣調研時發現,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裕固族民歌流失現象嚴重,尤其是兒童對民族傳統文化學習的缺失使文化傳承出現斷層。“經過分析,我們發現根據文化傳承與兒童教育不可分割的關係,是可以通過組建兒童合唱團,邀請裕固族老傳承藝人為兒童傳授裕固族民歌等方式,將裕固族民族文化種在孩子們的早期教育中。”

為了讓該專案順利實施,文化行者爭取到了中國華夏文化遺產基金會中國少數民族文化專項基金資助,並在肅南縣政府支持下,於今年7月初步建成了肅南縣裕固族兒童合唱團,並開展了文化藝術夏令營等活動。

除了建立裕固族兒童合唱團,蘭州大學文化行者還在甘肅省文縣地震災區開展了推進文縣災後白馬藏族文化重建及婦女培訓計畫專案,爭取2.5萬元專項基金,支持修建了白馬文化傳承活動場所即“白馬廟”。針對白馬村寨婦女在社區生活中知識獲取、資訊傳播和事物決策中的薄弱地位,文化行者實施了“媽媽黑板報--偏遠山區農村婦女學習及能力提升計畫”。此外,該社團還實施了包括應用鄉村傳統習俗推進河西地區公眾環境教育示範、河西賢孝傳承藝人關懷計畫在內的多個項目。

蘭州大學文化行者負責人袁鑫介紹,“截至今天,我們已實施了五期文化多樣性保護專案。這些項目的實施一定程度上帶動了當地人對本土文化保護的積極性。”不同於以往常規的調研,剛剛完成的第五期專案將文化遺產保護意識與社區服務理念相結合,從以往單一的調查研究類轉向志願服務,使專案展開的形式更加直接,被服務物件能夠從所設計的活動中受益,通過理解、鼓勵、支援等方式引導社區骨幹帶領社區成員以實際行動共同傳承本民族、本土文化傳統。

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辦公室主任封塵表示,西北學子積極參與到文化遺產的保護中來並不斷探索著新的傳承方式是非常有意義的。大學生也逐漸成為除政府機構、專家學者之外保護文化遺產的一支重要力量,有助於推動文化遺產的傳承。“希望大學生能在以後的文化遺產保護上能做到保持連貫性,讓保護之路走得更遠。”“也許我們的力量是弱小的,所做的並不能對文化遺產保護產生太大的效果,但我們祈願能夠在文化遺產保護的路上,有更多人加入我們的隊伍,讓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經久不衰。”蘭州大學文化行者表示。(張文靜 陳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