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南京5月13日電(記者徐機玲、蔡玉高) 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被譽為“陸地生態系統開創者”的地衣有可能6億年前就從海洋來到陸地,開始在荒蕪的陸地上製造土壤。
13日出版的美國《科學》雜誌發表了中國古生物學家袁訓來、肖書海和美國科學院院士、古植物學家托馬斯.泰勒的研究成果。根據這三位學者的研究,在中國西南省份貴州發現的3塊似地衣化石表明,地衣結構出現在6億年前,這為探索海洋生命向陸地轉移提供了重要依據。
此前,被科學界認定的最古老的地衣化石出自蘇格蘭,距今4億年,泰勒也是發現者。
“地衣是海洋生命進軍陸地的先遣部隊,”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所39歲的袁訓來研究員說,“6億年前,地球表面很可能像現在火星表面一樣,到處一望無際、毫無生機。在淺海中繁衍的地衣逐漸登上了陸地,它們產生的地衣酸腐蝕了岩石中的礦物質,為高等植物在陸地的生長提供了土壤。”
在地球46億年的歷史上,已知海洋生命存在了38億年,高等植物存在了4.3億年。這次新發現將地衣出現的時間提前到6億年前,是地球早期生命研究的一項重大進展。
常見於岩石和樹皮表面的地衣是最簡單的生物之一,為真菌和藻類的共生體,其中藻類利用光合作用為共生體提供營養物質,真菌則為共生體提供水分和無機鹽,它們相互支援、密不可分。
2003年5月,袁訓來與助手在貴州著名的甕安生物群採集了一批化石,其中3塊在生物顯微鏡下呈現出“令人驚奇”的網格狀地衣剖面,許多蝌蚪狀真菌絲狀體環繞著球狀藍藻,部分絲狀體還與梨形的真菌孢子相連,整個形態結構與現代地衣非常類似。
“這次發現表明,6億年前,海洋中藍藻與真菌已經相互依存,也顯示在高等生物登陸前的2億年間,地衣可能已經開始改造地表岩石圈。由於早期地衣的貢獻,地球陸地才像海洋一樣,逐漸變成了一個生機盎然、植物繁茂的美麗世界。”袁訓來說。(完)
(文章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