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评定的不动产(文物建筑)

AC002-九澳圣母村(七苦圣母小堂)

地区位置: 路环
被评定的不动产类别: 具建筑艺术价值的楼宇
位置: 九澳圣母马路239号

九澳圣母村建立於1964年,由原九澳麻疯院舍、七苦圣母小堂及其他附属构筑物组成,是澳门仅存的、最後一所关闭的麻疯病院遗址。

澳门的汉生病防治始於十六世纪,1568年贾尼路神父(D. Belchior Carneiro)在其创办的澳门仁慈堂下开设了麻疯病院,由於隔离治疗的需要,尔後选址於城墙外(今望德堂)设立治疗麻疯病的诊院,至十九世纪中後期,由於城市发展,澳葡政府再次将麻疯院迁往横琴白沙栏。1883年白沙栏的麻疯院被台风摧毁後,并为了分开男女患者,澳葡政府乃在白沙栏和路环九澳建设新的麻疯院,1885年竣工的九澳麻疯院则为专门收容女性麻疯病患的院舍(即现址前身)。

1929年澳葡政府扩建九澳麻疯院,新院舍於1930年落成,九澳麻疯院虽然由澳葡政府管理及承担经费,但天主教澳门教区长期关心汉生病患的生活状况,在照顾工作上承担了重要作用,早在二十世纪初已经有神职人员定期前往探视、护理的记录。

1963年慈幼会胡子义神父赴九澳麻疯院服务,同时倡议改名为“圣母村”(Vila de Nossa Senhora)。後在罗马教宗保禄六世、澳葡政府和澳门教区的帮助之下筹建痛苦之母天主堂(Igreja Nossa Senhora das Dores,因奉献给七苦圣母又称七苦圣母小堂)并於1966年落成,教堂正立面上的十架苦像由意大利着名雕刻家Francisco Messina设计,而原小礼拜堂则改为康乐室。

七苦圣母小堂由意大利建筑商夏刚志负责建造,造型简约独特,为钢筋混凝土砖砌建筑,建筑具有强烈的现代几何设计语言,平面为矩形,立面呈三角形,教堂屋顶由8组具排水功能的斜梁支撑,将教堂分为七个部分,与“七苦”的意思相对应,室内没有立柱,形成宽敞空间,主祭台和圣体柜放置在北侧的中央位置,其上方设计有透光的窗洞,光线通过其後方的钟楼投射於室内。七苦圣母小堂是本澳首间遵从梵蒂冈第二次大公会议(简称梵二)後对教堂内部装饰和布置之革新主张的教堂,包括以十字架替代了圣体柜和神龛式圣像的位置,祭台面向教友,设计风格简洁且置於圣堂的中心,教友座席以扇形分布,环绕祭台,缩短教友与主祭之间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