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评定的不动产(文物建筑)

CC002-九澳圣母村(原麻疯院舍及康乐室旧址)

地区位置: 路环
被评定的不动产类别: 建筑群
位置: 九澳圣母马路239号

九澳圣母村建立於1964年,由原九澳麻疯院舍、七苦圣母小堂及其他附属构筑物组成,是澳门仅存的、最後一所关闭的麻疯病院遗址。汉生病是人类文明史上记录最早、地域分布较广的传染疾病之一,不论是在西方或中国历史上,汉生病一直受到宗教与社会上的偏见和歧视,被认为是一种不洁的疾病,汉生病患多受到排斥,隔离治疗是昔日社会普遍对待汉生病患的方式。澳门是西方医疗体系在远东开办首个汉生病医疗机构的地方,体现了澳门社会在汉生病慈善救济事业上的开拓性,是西方人道主义在远东传播的见证,亦为现代社会理解汉生病患受伤害的记忆和历史之遗址及遗存,是世界汉生病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澳门的汉生病防治始於十六世纪,1568年贾尼路神父(D. Belchior Carneiro)在其创办的澳门仁慈堂下开设了麻疯病院,由於隔离治疗的需要,後选址於城墙外(今望德堂)设立治疗麻疯病的诊院,至十九世纪中後期,由於城市发展,澳葡政府再次将麻疯院迁往横琴白沙栏。1883年白沙栏的麻疯院被台风摧毁後,更为了分开男女患者,澳葡政府乃在白沙栏和路环九澳建设新的麻疯院,1885年竣工的九澳麻疯院则为专门收容女性麻疯病患的院舍(即现址前身)。

1929年澳葡政府扩建九澳麻疯院,新院舍於1930年落成,由具折衷主义建筑风格的的5间单幢平房及小礼拜堂组成,沿着海岸线呈弧状分布,每幢平房後侧设有小平房,内设厕所和小厨房,并建设有码头作为对外的交通联系。

九澳麻疯院虽然由政府管理及承担经费,但天主教澳门教区长期关心汉生病患的生活状况,在照顾工作上承担了重要作用,早在二十世纪初已经有神职人员定期前往探视、护理的记录,由於当时的九澳麻疯院还没有留宿设施和公路,神职人员需要乘坐渡轮至路环,再转乘船只前往。五十年代後九澳麻疯院在建设和管理上得到改善,包括修筑公路、修女寓所、宿舍和诊症室等工程建设,1962年总督颁令改善麻疯院的卫生环境,规定卫生厅须定期巡视,并拨出农地予病患耕种。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汉生病不再是不可治癒的疾病,许多病患於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後逐渐康复,1992年社会工作局建造新的九澳老人院,安置廿多名已痊癒的长者居住,旧平房院舍遂空置至今,而九澳麻疯院也结束了其医疗照料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