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評定的不動產 (文物建築)

MM052-文第士街1號房屋

地區位置: 澳門
被評定的不動產類別: 紀念物
位置: 文第士街1號

文第士街1號房屋原為孫中山先生的家人在澳門的寓所,孫中山先生元配夫人盧慕貞、其子孫科及其兒女、二女兒孫婉及丈夫戴恩賽一家、其兄孫眉的孫兒等,皆曾居住於此。至盧慕貞於1952年逝世後,該房屋於1958年改建為展示館使用至今。

根據物業登記資料顯示,房屋位於原龍田村街1號,由孫哲生即孫科於1918年對其中一幅土地進行登記,孫中山先生也於1917年6月覆函夫人盧慕貞時曾提及孫科借款建屋[1] [2],房屋建成後則作為盧慕貞及其兒女在澳門的寓所。1925年孫科為原房屋相鄰的土地進行利用權取得登記,成為現貌建築所在的整體地段[3]。1931年8月,受到二龍喉公園的原澳門總督官邸火藥庫爆炸波及,房屋受損嚴重,牆壁和門窗均有損毀[4],因此房屋於1931年底由何來建築商負責拆卸及進行重建[5]。新建造的房屋於1932年12月進行物業登記[6],房屋前的街道亦於翌年即1933年2月更名為文第士街[7],新建造的文第士街1號房屋與原貌大為不同,具有明顯的伊斯蘭建築風格特色和裝飾元素。

孫科不時回澳探視母親盧慕貞,或遣子女代其侍孝,尤為以1947年8月前來陪同盧慕貞返鄉慶祝八秩開弍壽辰,此行規模盛大[8],雖然孫科自1949年移居香港及海外後則再未重返澳門,但在1950年至1952年期間曾以個人名義或其子代理抵押此房屋借款[9],及後,盧慕貞於1952年9月於此寓所離世,孫科遂於1958年將文第士街1號房屋轉售,同年房屋被闢作展示館,自此作為孫中山先生及其家人的事蹟和相關實物展示的場所。

文第士街1號房屋為別墅式建築,由一幢樓高三層的主建築、附屬建築和花園組成,主建築為磚牆和鋼筋混凝土結構,中軸對稱,正立面兩側設半圓室突出立面,主建築與後方的附屬建築相圍合成內院,內院以迥廊和過道相連接,花園外以圍牆環繞,內院和花園內均原設有水井,花園內樹立一尊孫中山先生的全身銅像,門前掛有由于右任題字的匾額。主建築的外觀富有獨特的伊斯蘭建築裝飾元素,包括花園圍牆、柱子樣式、窗洞框邊、扶手欄河、外牆表面及金屬鐵器等都可以看到葉形構成的要素,整體外觀盡顯摩爾復興式建築藝術風格,是澳門二十世紀上旬建成的別墅式住宅中,少數保存完整、風格獨特的例子,反映澳門多元文化交匯,不同文化藝術特色互相暉映的重要實例,其建築物形象也曾用於澳門大西洋銀行發行的十元鈔票中的圖案。

孫中山先生是我國偉大的革命先行者,與澳門關係密切,澳門是孫中山先生迎向世界、針砭朝政、懸壺行醫、孕育革命思想和走上民主革命道路的起點,也是其元配夫人、子女等家人親屬棲身安居之所。文第士街1號房屋長期作為孫中山先生元配夫人盧慕貞和子女在澳門的寓所,而且房屋的外觀及部份擺設至今依然保留着原貌,因此該房屋是孫中山先生與澳門的重要連結,也是市民緬懷孫中山先生熱愛祖國、矢志革命、推翻帝制歷史壯舉的重要場所。

 


[1] 孫科(1891-1973),字哲生,廣東省香山縣翠亨村人,孫中山長子,曾任中華民國考試院、行政院、立法院院長,1917年回國在廣州擔任大元帥府秘書,1921年至1926年期曾任廣州市長。關於1917年孫科於澳門建屋之款來源,眾說紛紜,在其著作《八十述略》中亦未提及,除孫科借款建屋外,許多學者提出孫眉斥資購買的說法,也有許崇智購贈的說法。“許崇智購贈”一說出自潘岩,〈我岳丈許崇智有關二三事〉,《廣州文史資料:第28輯》,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83年3月。

[2] 劉居上,〈盧太夫人慕貞事略〉,《文化雜誌》,澳門:澳門文化局出版,2011年冬季刊,中文版第八十一期,第10頁。原文提及建屋的內容為:“…茲匯來滬銀三千元申港銀三千餘元照單察收可也阿科建屋所借孫智興先生之二千元不必由此歸還待阿科一兩月後收得朱卓文先生之欵然後還之也…”。

[3] 澳門檔案館館藏歷史檔案,檔案編號MO/AH/AC/SA/01/09267;以及參考引自物業登記局提供的物業登記資料。

[4] 引自澳門國父紀念館展示品——《孫穗瑛、孫穗華姐妹著文紀念父親孫科》文章。原文段落為:“…父親公務繁忙,不時派我們姐妹到澳門小住,在祖母前代他盡孝。1930年8月(原文有誤,應為1931年),我們姐妹到澳門為祖母祝壽。一天凌晨突然聽到巨響,我們驚醒過來發現蚊帳震成碎片,窗外如同放煙火。原來附近的軍火庫爆炸,先祖母的住宅受到波及,雖然沒有塌陷,但樓梯被震離開牆壁數寸,梯級上滿是玻璃碎片。鄰居一對新婚夫婦因房屋震毀,不幸身亡。我們只穿睡衣趕回香港,母親見到我們大吃一驚…”

[5] 引自土地工務局的文件資料。

[6] 引自物業登記局提供的物業登記資料。

[7] 《澳門市街道及其地方名冊CADASTRO DAS VIAS PÚBLICAS E OUTROS LUGARES DA CIDADE DE MACAU》,澳門:澳門市政廳,1993,第205頁。

[8] 華僑報,1947年8月20日-26日,第叁版。

[9] 引自物業登記局提供的物業登記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