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評定的不動產 (文物建築)

MM051-趙家大屋

地區位置: 澳門
被評定的不動產類別: 紀念物
位置: 趙家巷24-26號

趙家大屋位於趙家巷24-26號,為澳門望廈村望族趙氏的舊居。趙家大屋的主體建築興建不晚於1875年[1],為一嶺南式三進三間兩廊民居建築。其後因應主屋建築空間不敷應用,先後擴建四個角樓。

趙氏家族乃宋代趙氏皇室之後裔,為宋太宗趙光義後裔。根據《趙書澤堂家譜》及《家乘略鈔》所記,趙氏家族源於宋朝宗室,至其第十二世趙友直遷官於香山縣,第二十二世趙友璧在其父辭世後,攜同母親、弟弟及家小從香山上柵遷居於澳門望廈村。趙氏最早居於澳門望廈村,到十九世紀中,趙氏第二十八世趙仲開自望廈遷出,繼後再遷往趙家巷,開啟了澳門趙家大屋的歷史。

趙氏遷居澳門後,歷代子孫刻苦讀書,在科舉方面成績斐然,有“二人考上舉人,二人入貢,一人入監學,二人入國學”[2],為當時澳門望廈四大望族之一。其中尤以乾隆、嘉慶年間的第二十五世趙元輅、第二十六世趙允菁父子最為著名,趙氏父子先後考中舉人,昔日趙家大屋內掛著一塊“父子登科”的牌匾。同時,趙氏亦開辦私塾,培養了大量人材,為澳門早期的教育事業作出了重要的貢獻,還為儒家文化在澳門的傳播起了重要的作用,同時,趙氏家族亦積極參與地方事務,是當時澳門華人士紳的代表。趙氏家族對澳門的文化、教育、政治都有重要的影響及貢獻,趙家大屋是趙氏在澳門僅餘的家族房屋,見證著趙氏家族在澳門的發展。

趙家大屋根據建造時期可劃分為五個部分。主體建築與東、南、北三座角樓相連,但各有獨立大門,只有西角樓不與主題建築相連。在建築風格方面,趙家大屋的主體建築屬嶺南廣府三間兩廊式建築格局的擴展,南角樓建築沿用主體建築風格擴建,其餘三座角樓均為磚牆承重木樑結構的民居建築,板面鋪地磚,局部為瓦頂,而西角樓更具有西式建築元素。


[1]除了望廈祖屋以外,趙氏家族在澳亦擁有其他物業,如記錄於趙氏《建祠事列》中所載的草堆街舖、劏豬圍舖等,推測趙家巷26號建築物亦為趙氏家族早已購置的物業。又有相關研究指望廈趙氏家祠於1874年被颱風吹毀,趙氏家族其後將家祠遷往趙家巷26號,由此推測趙家大屋落成並不晚於1875年。

[2] 林廣志之<清代澳門望廈趙氏家族事持考述>,載湯開建主編《澳門歷史研究》第三期,二零零四年,頁一二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