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消息

文化遺產委員會舉行平常全體會議

2022/09/07

文化遺產委員會今日(9月6日)召開本年度第四次平常全體會議,由文化遺產委員會主席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主持,文化局就《非物質文化遺產管理指引》、具文化價值的不動產的修復支援,以及澳門世界遺產監測中心的建設情況等事宜向委員進行介紹。

文化局今年將推出《非物質文化遺產管理指引》,就訂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的入選考量和標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單位的確認條件及其權利與義務、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確認條件及其職責、保護、傳承補助和推廣工作的評估,以及支援措施等作出規範指引,有利於傳承單位開展傳習活動培養後繼人才,對非遺項目的傳承及資料保存起著重要作用,有關指引適用於澳門特別行政區的公共部門、私人實體、社群、群體或個人,在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推廣工作時,應遵循相關的規定。委員會認同有關指引,並建議日後進一步加強非遺的教育和推廣工作,讓市民從小接觸澳門珍貴的非遺內涵,培育未來的傳承人。

文化局就原盧廉若私邸舊址(培正中學行政樓)提供修復支援申請項目諮詢委員會意見,現時有關不動產存在建築外牆、屋頂天花及結構破損滲水等情況,基於建築的歷史價值,委員會一致認同為其提供支援。

此外,文化局也就去年至今多項按照《文遺法》規定諮詢委員會意見並獲通過的修復支援工程,向委員會報告進度,所有支援工程進展順利,九澳七苦聖母小堂、女媧廟(靈巖觀)、伯多祿局長街24A號、26號、28號、28A號房屋支援工程已按期完成,茨林圍石牆(面向高園街)及東望洋斜巷6號房屋支援工程也將於本月完工。

就位於美珊枝街5號文化遺產廳辦公地點的澳門世界遺產監測中心建設情況,文化局正按照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編製的建設方案開展工程,預計今年底完成建設並投入運作,監測對象涵蓋“澳門歷史城區”22個不動產及8個廣場前地的遺產環境,監測內容主要集中於建築物本體,包括在建築物本體安裝測斜儀、裂縫計、沉降儀、人流量感測器等監測設備,並與氣象局、環保局及旅遊局等部門商討接入包括環境溫濕度、氣象資訊、遊客管理及擁擠程度等外部環境數據,以更先進的儀器及處理系統,收集、分析、整理和記錄世遺建築的各項數據,務求運用數字技術作精細化保護,完善澳門世遺建築保護機制。會議上委員會肯定文化局運用智慧科技等不同方式,加強對世遺建築的保護,同時建議可建立更多渠道讓社會及公眾共同參與保護世遺。

出席會議的包括文化遺產委員會副主席、文化局局長梁惠敏、社會文化司司長辦公室代表王世平、土地工務局局長代表梁耀鴻、市政署市政管理委員會主席代表黃海欣、法務局局長代表梁美玲、文化局代表文化遺產廳廳長蔡健龍、文化遺產委員會委員胡祖杰、李熙爗、梁頌衍、葉達、莫志偉、江淳、李嘉曾、林翊捷、胡玉沛、譚志廣及何嘉慈。文化局研究及計劃處處長蘇建明、文化遺產保護處處長何卓鋒、首席顧問高級技術員崔貞貞等列席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