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質文化遺產

端午節

項目簡介:

端午節是農曆的五月初五,是澳門的傳統節慶習俗之一。關於端午節的傳說由來多樣,傳統上是夏季禳毒驅疫和祭龍的節日,後來慢慢發展融入對愛國詩人屈原的紀念。本澳居民在端午節期間有使用艾草、菖蒲等驅蟲植物,以及煮豆湯消暑等習俗;而端午節活動包括有賽龍舟、食糉子、遊龍舟水、插菖蒲艾葉等,其中,賽龍舟和食糉子是現今本澳最為流行的端午活動,每逢節日各大商戶和家庭都會製作不同種類的糉子,如:鹹肉糉、鹼水糉、裹蒸糉和蘆兜糉等,而每年五月珠江河口水流豐足,海水鹹度降低,為澳門市民喜愛的海泳佳節,因此民間俗稱為“游龍舟水”,認為有益健康。

存續狀況:

端午節是澳門的法定假期,賽龍舟、食糉子和遊龍舟水等都是澳門市民十分看重的傳統習俗活動,每逢端午佳節全澳糉子飄香,許多酒樓都特製糉子出售,賽龍舟更由節日活動發展為競賽活動,至今已成為一年一度的體壇盛事,而遊龍舟水也從二十世紀的新口岸泳棚暢泳形式傳承發展至今,而與端午民俗相關的傳說故事、諺語也在民間廣為流傳。

重要價值:

端午節作為澳門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之一,是中華傳統民俗文化在澳門一脈相承的重要體現,其富有地方特色的習俗活動,具有重要的本土民俗文化研究價值;而端午節的習俗內容,也體現了澳門華人對傳統文化和愛國情感的認同與承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