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消息

寧波民辦博物館成節日市民好去處

2012/01/30

發佈日期: 2012-1-27  來源:新華網

家住寧波龍灣新村的畢先生利用春節休息日,攜家人一連跑了7家寧波民辦博物館,連稱"大開眼界"。

春節期間,記者在浙江省寧波市採訪發現,近年來不斷湧現的各具特色的民辦博物館已成為當地市民節日裡休閒觀賞的新選擇。

“寧波是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近年來,寧波市在重視發展博物館事業中,寧波企業和民間自建博物館的積極性十分高漲。”寧波市分管文化工作的副市長成嶽沖說,寧波因勢利導逐步探索出民辦公助及企業加博物館、生產基地加博物館等多種形式的扶持發展民辦博物館的新路子。現全市有各類博物館109座,其中民辦博物館達30 餘座,占1/3強,並且還有20餘座民辦博物館正在興建或規劃建設中。

記者正月初四上午來到位於寧波西郊的居家博物園,看到博物園大門前已排起一溜汽車長隊,前來參觀的遊客絡繹不絕。這座具有典型江南園林風格的展館,占地24餘畝,小橋流水,曲徑通幽,15幢明清古建築錯落有致。博物園主人翁林芳原在上海做古玩生意,後開辦了傢俱廠,收購了不少古家俬和古民居,捨不得出售,便萌發了建居家博物園念頭。現這座頗具規模的博物園總投入達3000余萬元,有3萬余件藏品,在國內同行中也小有名氣,僅去年一年便接待了4萬余名國內外遊客。翁林芳說,現在他已把古玩店和傢俱廠都關掉了,一門心思打理這座博物園。

寧波古林鎮出產的“黃古林”草席,有文字記載已有2500餘年的歷史,被稱為中華最古老的老字型大小。早在上世紀五十年代。“黃古林”草席就被中央人民政府作為“國禮”贈送給國際友人和嘉賓。年方39歲的寧波黃古林工藝品有限公司董事長俞斌,原是當地古林鎮幹部,15年前下海後白手起家利用當地特產草席辦起了草編公司,慢慢企業越做越興旺。在滿世界跑生意中,他發現外國有很多頗有個性的鄉土、民間博物館,覺得自家“黃古林”草席歷史悠久,更有鄉土特色,於是他費了3年時間,斥資辦起了黃古林草編博物館。在陳列大廳,記者看到年代久遠的木制席機、筘板、打筋車等當年手工織席工具,讓很多參觀者感慨不已。“黃古林”草席最富盛名的是經久耐用,一位來自上海的老年遊客告訴記者,20多年前,寧波親戚給他送了一條“黃古林”草席,至今仍完好無損,所以這次利用到寧波旅遊的機會,特意慕名到黃古林草編博物館來走一趟。

記者發現,如同居家博物園、草編博物館那樣,幾乎每一家民辦博物館都有一個個生動的故事,也有一批批鐵杆“粉絲”。

寧波知青博物館館長葉亦通說,前幾年,他們連續辦了四屆寧波知青展覽,留下一大堆珍貴照片捨不得放棄,就建起了浙江省第一家知青博物館。雖然寧波知青博物館所處地點較偏,但參觀者不少,大多是那些當年的老知青。記者看見一花甲老人背著一隻舊田籮筐來到展館,他說,這只田籮筐伴隨他有40餘年,一起見證了當年知青下鄉的艱苦歲月,幾次搬家都不肯遺棄,這次準備把它捐獻給知青博物館,也算是物歸其所。葉亦通說,現他們正在與各地有關方面聯繫,準備開展知青懷舊之旅,這也是擴大知青博物館影響的一個有效途徑。

寧波的一些民辦博物館,雖然個體規模不大,但藝術與專業的水準並不低,如紫林坊的骨木鑲嵌和朱金漆木雕藝術館的朱木金漆木雕都屬於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不少藏品可謂“國寶”級檔次,價值連城。在紫林坊記者遇到了一位元中學教師,其對館內的陳設和藏品讚不絕口,說“新學期開學後準備帶學生一起參觀”。

在寧波,民辦博物館最興盛紅火的是鄞州區,這個區兩年前被國家有關部門授予了“中國博物館文化之鄉”的稱號。鄞州區委書記陳偉俊說,現在寧波不管是公辦還是民辦博物館,絕大多數是免費開放。他們對民辦博物館也有多方面的扶持政策,包括每參觀一個人次,政府給予10元錢的補助,近兩年來,鄞州已給予區內民辦博物館1200余萬元的財政補貼,其扶持力度從全國來講也是少有的。(記者 鄭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