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消息

盧家大屋今起局部開放

2007/09/28

        【本報消息】文化局表示,位處大堂區內的廣東民居建築盧家大屋,內部裝修已近竣工,尙餘部分灰塑、磚雕需要專業技師修復。為使居民遊客能一睹修復後的大宅面貌,今日起至本月底局部開放正廳及偏廳,並安排文物大使現場導賞,讓觀者加深了解盧家大屋的建築歷史及風格。


每次限三十人入內

        “澳門歷史城區”列入《世遺名錄》以來,當局續加強修葺歷史建築,另謀良策善用文物景區提升本澳歷史文物區域的知名度。位於大堂巷七號的盧家大屋,在主敎座堂、大堂前地與板樟堂前地之間,平日遊人如鯽,途經的遊人不時在宅外拍照,亦有主動向大宅管理員詢問能否進入,顯見有重新開放的必要。

        當局有見及此,今日起至本月底,每日下午三至六時,每半小時安排遊人入內參觀。由於盧家大屋屬世界文化遺產,需要限制參觀人流,故每次限制三十人進內。目前僅開放一樓大廳及客廳部分,二樓暫未對外開放。


融合中西建築風格

        盧家大屋屬文化局重新修復文物,被評為具建築藝術價値的建築物,是澳門盧九家族大宅之一,迄今有百多年歷史。在大宅未重修之前,周邊停泊了大量電單車,嚴重影響建築物景觀。如今修繕將近完成,內外景觀重新煥發古舊民居魅力,達至文物再利用、推動文化旅遊的目的。

        大宅為三間三進、上下兩層格局,平面縱深方向排佈,左右對稱佈置,內部融合了中西裝飾手法,具粵中地區常見的磚雕、灰塑、滿洲窗、掛落、橫披,亦融合了南歐特色的花瓷磚、鑄鐵欄杆;正間以廳堂為主體,中軸線明確而嚴整,偏廳外側為雲巷,作為昔日大屋住客出入及生活輔助之用,功能區分明確,內外界線嚴明,具備晩清時期粵中民居典型的溫靜纖細特色,同樣展示了中西建築風格互融的特色。


籲入場者愛護文物

        當局表示,目前進行最後階段的修復工程,安排有關專業工藝師分階段修復宅內的磚雕、灰塑,還原天井或牆身的磚雕面貌,預計今年底可完成天井的磚雕修復,內部灰塑修復至今已完成整體的三分之一。

        盧家大屋開放期間,駐場文物大使將向遊人詳細介紹大宅的歷史及建築風格。為使更多居民遊客得悉大宅開放,當局於門外設置指示牌,引導遊者進入。同時呼籲入場者要愛護宅內文物,切勿弄污或破壞。

(文章來源︰澳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