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澳門城市是四百多年來中西文化交流互補、多元共存的結晶,其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文化資源豐富而別具特色。在面對城市、人們生活及生產方式的轉變,以及自然環境的變化與侵害下,一些不在“文物清單”中而又具文化價值的不動產,有可能逐漸受到人為或自然的破壞及損害,而法律規範乃是保存與維護具文化價值的不動產最為重要及具效力的手段。
隨著城市的急速發展、“澳門歷史城區”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社會對文化遺產種類及範圍的理解有所擴展,以及近年市民大眾對文化遺產保護的持續關注,自2015年起,文化局根據第11/2013號法律《文化遺產保護法》的相關規定,對多項具重要文化價值的不動產啟動評定程序,並進行公開諮詢,期間市民踴躍提交意見,充份反映了社會大眾對本澳文化遺產保護的熱情、期望及意識方面皆有所提高。
為持續有效保護本澳具重要文化價值而未列入“文物清單”的不動產資源,文化局現根據第11/2013號法律《文化遺產保護法》第22條的規定,對一些反映本土文化特徵、資料齊備、論證充份、評定條件成熟的第三批共12個不動產項目(見下表)啟動評定程序,並按上述法律第24條的規定,對有關待評定的不動產進行公開諮詢,與社會各界充份溝通,廣泛聽取意見。
全澳第三批待評定的不動產項目
項目
|
項目名稱
|
位置描述
|
1
|
高園街大坑遺跡
|
澳門高園街
|
2
|
聖保祿學院遺址(學院建築遺跡;圍牆遺跡:茨林圍兩段、蔡記里一段)
|
鄰近澳門大三巴斜巷、茨林圍及蔡記里
|
3
|
石敢當行臺
|
澳門橋巷7號
|
4
|
三聖廟(九澳)
|
鄰近九澳聖母馬路
|
5
|
一號碼頭
|
澳門媽閣廟前地
|
6
|
原氹仔碼頭舊址
|
氹仔盧伯德圓形地
|
7
|
路環碼頭
|
路環碼頭前地
|
8
|
得勝斜路55號房屋
|
澳門得勝斜路55號
|
9
|
加思欄後新馬路2號房屋
|
澳門加思欄後新馬路2號
|
10
|
仁慈堂安老院
|
澳門老人院前地17-21號
|
11-12
|
九澳聖母村(原痲瘋院舍及康樂室舊址;七苦聖母小堂)
|
鄰近九澳聖母馬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