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消息

清平戲院修復工作有序進行

2014/03/12

文化局與清平文化中心有限公司日前(三月十日)於西菜麵包工會會址舉行記者招待會,文化局文化財產廳廳長張鵲橋與清平文化中心有限公司負責人賴百齡、關偉霖向媒體公佈清平戲院修復及活化計劃詳情。

文化局去年起與清平文化中心合作對該戲院開展修復,進度理想。文化局負責修復戲院內具價值的建築和構件,提供包括室內設計、土木工程、機電和消防設計等方面的活化方案,協助考古、粵劇和清平文化資料收集及整理工作。目前文化局正在邀請學者搜集有關清平及粵劇文化的資料及圖片,同時間亦對具價值的木器進行修復、拆除現時建築物危險的結構以及深化活化方案。清平戲院用地現時由清平文化中心有限公司長期租用,戲院建築及室內工程承建、購買燈光及音響設備、家具和電腦系統等設備將由該公司負責。

戲院總建築面積約二千四百平方米,就清平戲院進行復修工程,文化局將以修舊如舊的原則,保留戲院舊貌、並加入現代化的舞台設施,保留青磚牆外貌。該處將打造為粵劇曲藝演出及培訓中心、粵劇文化展示中心、文化創意活動空間及公共休憩空間,具備演藝、社區活動和展覽三項主要功能;戲院內將設公共空間,為周邊居民提供聚會與歇息場所。工程進度方面,展覽及文創空間的復修工作預計二零一四年第四季完成,戲院主體及商業及餐飲部分的結構加固,機電和室內設計將於二零一五年第一季完成,青年活動中心(操曲中心)預計於二零一五年第三季完工,文化局協助修葺的費用將不少於澳門幣五百萬元。

清平戲院約於同治十四年(一八七五年)興建完成,為本澳當時唯一的粵劇戲院。 四十至六十年代是清平戲院的全盛時期,多位名伶如白雪仙、鳯凰女等曾一度在此演出。 戲院至八十年代逐漸式微,最終於一九九二年結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