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消息

法國大革命的重要物證——巴士底獄鐘鈴來到中國

2007/09/28

        本報訊 6月2日—9月2日,法國文化年的重要專案之一——“法國鐘鈴藝術暨法國歷史展”在北京大鐘寺古鍾博物館展出。記者在新聞發佈會上瞭解到,展出的100餘件精美展品中包括首次走出國門的法國國寶級文物“巴士底獄鐘鈴”。

        目前,“巴士底獄鐘鈴”已安置于大鍾寺的中央展廳。其背景為法國大革命時巴黎群衆攻佔巴士底獄的壯闊場景。

        提起法國大革命,中國人民並不陌生。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佔象徵法國王權的巴士底獄,從而揭開了法國大革命的序幕。就在這場戰鬥中,巴士底獄鐘鈴的錶盤被砸毀,時鐘停留在5點一刻,精確地記錄下這一重要的歷史瞬間,成為法國大革命的重要物證,具有豐富內涵和極高文物價值。

        巴士底獄鐘鈴雕有2個被縛奴隸形象的大鍾支架被起義群衆砸毀,只剩下兩小一大的3口鍾及機械裝置。此後,其所有權幾易其手,最終入藏熱爾省伊爾儒丹鐘鈴博物館。為了答謝中方2000和2004年先後在法國舉辦的“龍之聲——中國鐘鈴及考古藝術展”、“蒲牢之青銅——中國鐘鈴藝術展”給法國人民帶去的驚喜,在這次展覽中,法方特意送來了“巴士底獄鐘鈴”,讓中國觀衆一飽眼福。

        在“巴士底獄鐘鈴”的放置現場,歐洲鐘鈴藝術學會主任阿蘭•儒弗萊先生向大家講述了這套鍾的歷史和它對於法國的珍貴價值。隨後,儒弗萊先生親自敲響了鐘鈴。他介紹說,為了保護這套鐘鈴,除了少數幾個重要時刻,一般情況下是不敲鍾的。這次在中國期間,“巴士底獄鐘鈴”還將2次被敲響。一次是在展覽開幕式上;一次是在7月14日,法國國慶節這天。(本報記者 李 豔)

(文章來源︰中國文物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