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評定的不動產 (文物建築)

AM048-加思欄後新馬路2號房屋

地區位置: 澳門
被評定的不動產類別: 具建築藝術價值的樓宇
位置: 加思欄後新馬路2號

加思欄後新馬路2號房屋,俗稱“綠屋仔”,因綠色的建築外牆而得名,其位於澳門加思欄馬路和加思欄後新馬路的交界處,毗鄰聖方濟各(加思欄)炮台及兵營,由葡萄牙建築師Carlos Rebelo de Andrade(1887-1971)於1919年設計,是葡萄牙民居風格(Casa Portuguesa)建築的典型代表。葡萄牙民居風格(Casa Portuguesa)建築興起於十九世紀末葡萄牙本土的建築潮流,由葡萄牙建築師Raul Lino所提倡,其著作Casas Portuguesas出版後,對葡萄牙及其管治地區產生深遠影響。

Carlos Rebelo de Andrade是本澳葡萄牙民居建築風格的推動者之一,他於1918年調職來澳,在任職工程公所(當時的工務部門)期間參與設計了許多重要建築項目,如郵電局總部大樓、消防局大樓、伯多祿商業學校、加思欄軍營修繕工程,以及加思欄後新馬路2號房屋等。

加思欄後新馬路2號房屋原設計用作聖方濟各(加思欄)兵營的人員住宅,由於鄰近軍人醫院(即現今仁伯爵醫院),後改作為醫生和藥劑師之住宅。該建築由兩幢相連的房屋組成,外觀和平面佈局均中軸對稱,整座建築以粗糙麻石作為基座,正立面設有入口門廊,室內以門拱和壁爐間隔客廳和飯廳,兩側設有帶坡屋頂的半六角形小廳與花園相望,飯廳的窗戶裝飾有柱式和窗簷,而屋頂採用四坡金字瓦設計,屋脊末端、窗簷及煙囪的簷角,更有模仿中國飛簷式樣的裝飾構件。Carlos Rebelo de Andrade在本建築作品中所運用的許多設計元素為日後本澳葡式風格建築中多有採用,如拱形門廊、窗簷裝飾等。

加思欄後新馬路2號房屋至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後,住戶陸續遷出,其後由財政局於2012年借予非牟利機構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