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牙建城以“直街”串連多個廣場空間,直街上建有教堂、市政機構、商業活動場所等,澳門亦以該模式發展,風順堂區等早期葡萄牙人聚居的區域亦沿直街形成。其中,龍嵩正街是直街的組成部分之一,其葡文名稱“Rua Central”意即“中央大街”,龍嵩正街上的商舖曾為居住在風順堂區一帶的葡萄牙人提供生活所需。
“穆薩家族”是來自印度的穆斯林,Cassam Moosa早年來澳從事貿易業務,取其名字“Cassam”的中文譯名“架深”作為洋行的名稱。根據架深洋行早年的廣告得知其創設於1880年,故可推定洋行創設之時該兩座建築已建成,其在澳門貿易生意中佔有重要地位。
龍嵩正街作為澳門“直街”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葡萄牙在澳門實踐其建城模式的見證,並漸漸發展成澳門其中一處最繁榮的商業中心,而穆薩家族房屋建成年份不晚於1880年,至今已達130多年,其見證著龍嵩正街的歷史演變、少數族群在澳門定居的過程以及生活面貌,更可為澳門少數族群的研究提供參考。
直至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龍嵩正街上多為樓高兩、三層的傳統無拱廊式“店屋(Shop House)”,即“下舖上居”式的商住兩用建築,一層為店面、二層以上為住宅。時至今日,龍嵩正街上僅餘45-47號房屋仍完整保留當時的建築特色,45號房屋的二層及三層皆採用葡式百葉窗;47號房屋則較為特別,二層採用雲母窗及花瓶欄杆作裝飾,屋檐則罕有使用設計較簡約的中式木構斗栱,屬中西合壁的建築風格,反映澳門在多元的文化影響下,形成獨特的建築特色,而斗栱則在澳門的店屋建築中尤為罕見,反映十九世紀店屋在傳統形制下又保持獨特的建築風格。其亦是研究澳門店屋建築的重要實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