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石家莊10月14日電(記者梁棟)為保護好文化遺產,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區政府決定採取政府主導、單位支持、全民參與方式集中財力,利用10年左右時間,對宣化城現有城墻和南門樓進行有效保護,並逐期逐段修復殘損城墻,逐步恢復舊城全貌。
目前,位於宣化城西城墻的大新門城樓建設正在按計劃施工中,今年底可望完工。宣化古城是中國北方歷史悠久的著名城池,也是長城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6年,宣化古城修復工程開工,按照“修舊如舊,建新如舊”原則,對現存文物和古建築按照原材料、原工藝、原式樣進行維修。2006年共修復西城、南城、北城部分城墻段落930米,完成了西城大新門墩臺及城門兩側拱洞主體工程的建設。
今年,進一步完善了大新門墩臺建設及馬道建設工程,大新門北側城墻延伸150米也已完成50%,大新門城樓建設今年底可望完工。明後兩年將恢復角樓,北門、東門城樓,小東門地段城墻將按西安城墻修復辦法對其進行維修,修通車涵洞,目的是從整體上保存城墻完整性,最終恢復古城原貌。
宣化古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明代稱宣府鎮,為長城九鎮之一,是長城重要防禦指揮中心。由于年代久遠,宣化古城受人為和自然因素破壞較為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