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消息

周口店北京人遺址存在不為人知洞穴 適宜居住

2007/09/28

新華網北京10月29日電(記者李菲)周口店北京人遺址第二屆國際專家委員會會議29日在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閉幕。會議介紹,由中法雙方在龍骨山物探、鑽探的基本結論是:龍骨山西坡地下存在以前不為人知的數種形式的洞穴或裂隙,有的洞穴可能適宜古人類居住,因而有潛在的考古發掘和取得新的科學發現的價值。

周口店遺址及其古人類化石因“北京猿人”而聞名於世。據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副所長高星介紹,周口店遺址是目前世界範圍內更新世古人類遺址中內涵最豐富、材料最齊全和最有科研價值的一個。1996年11月,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召集下,周口店國際專家委員會在北京宣佈成立。該委員會是“修復、保護和珍存世界文化遺産——周口店北京人遺址”專案的科學指導與諮詢機構,通過吸納國際權威專家學者的參與,對周口店遺址的各項工作提供科學與技術的指導。

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科學院和法國電力公司共同主辦的這次會議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代表肯定了中方法方的合作,並提出了相關的建議:在保護方面,呼籲提升重視程度,提請加強對面臨危境的山頂洞的保護和加固,強化對第1地點的管理和保護;在博物館方面,呼籲對場地、設施、展品和展陳手段進行改造和更新,制定綜合發展規劃,尋求專家的幫助,將其建成能充分展示現代人類演化研究成果的、亞洲一流的遺址博物館;在研究方面,提出為探清遺址區潛在的地點和資源,應開展有國際專家和技術人員參加的勘探和鑽探工作;在研究設施方面,建議改進和更新已有的陳舊研究場地和設備,使之能夠有效運轉,為現在和未來的研究工作以及周口店的長遠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

此外,法國電力公司代表介紹了中法專家和技術人員前後三次聯合開展的對遺址區物理勘探和鑽探的過程、方法(微重力測量、電磁法、電X線斷層照相、地質雷達、地表地震波、岩芯鑽探)和結果。物探、鑽探的基本結論表明,電力設備介入周口店遺址勘探工作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

來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北京市文物局、法國電力公司、法國道路橋梁研究所等多家機構的二十餘位古人類——古文化遺址保護、管理和研究方面的知名專家學者參加了本次會議。另據瞭解,周口店遺址一期勘探工作已經結束,在清理加固遺址的過程中偶然發現了百餘塊古動物化石。(完)